客座教授

yl6809永利官网 / 师资队伍 / 外聘客座 / 客座教授 正文

孙庆伟

性别 :

职称 :教授

职务 :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

学历 :北京大学1992年历史学学士、1996年历史学硕士、2003年历史学博士。

任职简历 :

曾任yl6809永利官网副院长、院长,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,校长助理,党委常委、副校长,兼任秘书长。

研究方向 :

夏商周考古、考古学史、中国古代玉器研究

开设课程 :

(1)本科生课程: 中国历史文选(上)、田野考古实习、考古学通论(大类平台课)、感悟考古、考古学与古史重建(核心通识课)

(2)研究生课程: 早期玉器研究、《左传》与周代社会

学术论著 :

专著:

1. 孙庆伟:《西周玉器》,台湾震旦艺术博物馆,2005年。

2. 孙庆伟:《战国玉器》,台湾震旦艺术博物馆,2007年。

3. 孙庆伟:《周代用玉制度研究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8年初版;2018年再版。

4.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、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编,孙庆伟、蔡庆良、段德新撰稿:《弓鱼国玉器》,文物出版社,2010年。

5. 孙庆伟:《追迹三代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年。

6. 孙庆伟:《最雅的中国》,科学出版社,2015年。

7. 孙庆伟:《鼏宅禹迹——夏代信史的考古学研究》,三联书店,2018年。

8. 孙庆伟:《礼以玉成——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2年。

论文:

1. 孙华、张奎、张崇宁、孙庆伟:《天马——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》,《文物》1994年1期。

2. 张崇宁、孙庆伟、张奎:《天马——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》,《文物》1994年8期。

3. 孙庆伟:《试论杨国和杨姞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1997年5期。

4. 孙庆伟:《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研究札记》,《华夏考古》1999年1期。

5. 孙庆伟:《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研究》,《文物世界》2000年1期。

6. 张弛、樊力、孙庆伟:《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1998年度发掘简报》,《文物》2000年11期。

7. 孙庆伟:《释珏——论商周时期玉器的计量单位》,《中原文物》2000年1期。

8. 孙庆伟:《考工记·玉人的考古学研究》,yl6809永利官网编《考古学研究(四)》,科学出版社,2000年。

9. 孙庆伟:《左传所见用玉事例研究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1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2年。

10. 孙庆伟:《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叔夨方鼎及相关问题研究笔谈》,《文物》2002年5期。

11. 孙庆伟:《召公奭、燕国始封及相关史事的考察》,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《国学研究(第9卷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2年6月。

12. 孙庆伟:《晋侯墓地M114年代与墓主推定》,上海博物馆编《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,2002年。

13. 孙庆伟:《宗周礼乐文明的现代诠释——读<吉金铸国史——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>》,《青铜文化研究(第三辑)》,黄山书社,2003年。

14. 巫鸿著,巫鸿、孙庆伟译:《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“纪念碑性”》,《美术史研究》2002年1期。

15. 孙庆伟:《周代祭祀及其用玉三题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2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3年。

16. 孙庆伟:《三代考古与古史重建》,《历史教学问题》2003年4期。

17. 孙庆伟:《“周公庙新出甲骨座谈会”纪要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4年3月2日。

18. 孙庆伟:《中国古玉研究的新工具——介绍赵朝洪主编的<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>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4年3月17日。

19. 孙庆伟:《从<说文·玉部>看先秦两汉时期的相玉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04年9月总第22期。

20. 孙庆伟:《说周代册命礼中的“反入堇璋”和“反入堇圭”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04年12月总第23期。

21. 孙庆伟:《周代金文所见用玉事例研究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3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4年。

22. 徐天进、雷兴山、孙庆伟、种建荣:《2003年秋周原遗址(ⅣB2区与ⅣB3区)的发掘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3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4年。

23. 孙庆伟:《周代祼礼的新证据——记震旦艺术博物馆新藏的两件战国玉瓒》,《中原文物》2005年1期。

24. 孙庆伟:《论周公庙和周原甲骨的年代与族属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4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5年。

25. 巫鸿著,巫鸿、孙庆伟译:《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美术中的“纪念碑性”》,巫鸿著《礼仪中的美术——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》,三联书店,2005年。

26. 巫鸿著,巫鸿、孙庆伟译:《透明之石——中古艺术中的“反观”与二元图像》,巫鸿著《礼仪中的美术——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》,三联书店,2005年。

27. 孙庆伟:《晋侯墓地M63墓主再探》,《中原文物》2006年3期。

28. 徐天进、孙庆伟、雷兴山、宋江宁:《2003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调查报告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5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06年。

29. 孙庆伟:《从新出[韋攴]甗看昭王南征与晋侯燮父》,《文物》2007年1期。

30. 孙庆伟:《出土资料所见的西周礼仪用玉》,《南方文物》2007年1期。

31. 孙庆伟:《试论羊舌墓地的归属问题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07年4月总第33期。

32. 孙庆伟:《尧公簋、晋侯尊与叔虞居“鄂”、燮父都“向”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07年10月总第35期。

33. 孙庆伟:《有心还是无意:李济汾河流域调查与夏文化探索》,《南方文物》2013年3期。

34. 孙庆伟:《个性、时势和境遇:顾颉刚如何走上“古史辨”道路——读<顾颉刚古史论文集>、<顾颉刚日记>和<顾颉刚书信集>札记之一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13年3月总第56期。

35. 孙庆伟:《问禹为何物:顾颉刚先生的夏史研究——读<顾颉刚古史论文集>、<顾颉刚日记>和<顾颉刚书信集>札记之二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编《天地之灵—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与西周玉器精品展》,北京出版集团公司、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,2013年。

36. 孙庆伟:《交锋——邹衡的夏商文化论争》,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》2013年12月总第59期。

37. 孙庆伟:《西周玉器发现与研究概述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编《天地之灵—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与西周玉器精品展》,北京出版集团公司、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,2013年。

38. 孙庆伟:《玉与中国文化——以考古发现为中心》,澳门民政总署编《鹤鸣濠江(2012-2013)》,澳门民政总署,2013年。

39. 孙庆伟:《玉与中国文化——以丧葬用玉为中心》,澳门民政总署编《鹤鸣濠江(2012-2013)》,澳门民政总署,2013年。

40. 孙庆伟:《从<说文·玉部>看先秦两汉时期的相玉》,宝鸡周原博物馆编《周原(第一辑)》,三秦出版社,2013年。

41. 孙庆伟:《礼失求诸野——试论“牙璋”的名称与源流》,陈光祖主编《金玉交辉——商周考古、艺术与文化论文集》,历史语言研究所,2013年。

42. 孙庆伟:《偃师商城西亳说的两点瑕疵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《夏商都邑与文化(二)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4年。

43. 孙庆伟:《考古学的春天:1977年“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”的学术史解读》,《南方文物》2014年1期。

44. 孙庆伟:《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:先周文化探索的早期阶段》,《江汉考古》2015年1期。

45. 孙庆伟:《顾颉刚夏史研究与夏文化早期探索》,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》2015年5期。

46. 孙庆伟:《联裆鬲还是袋足鬲:先周文化探索的困境(上、下)》,《江汉考古》2015年2、3期。

47. 孙庆伟:《凤雏三号建筑基址与周代的亳社》,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》2016年3期。

48. 孙庆伟:《巫玉、史玉与德玉——中国早期玉器传统的损益》,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yl6809永利官网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编著《权力与信仰——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》,文物出版社,2015年。

49. 孙庆伟:《薪火相传 拓荒草原——读<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>》,《江汉考古》2016年4期。

50. 孙庆伟:《“夷夏东西”的新认识》,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、莒县人民政府编《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年。

51. 孙庆伟:《疑古还是信古——民国史家对待古史的基本态度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10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16年。

52. 孙庆伟:《<辉县发掘报告>:新中国田野考古范式的确立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1月10日。

53. 孙庆伟:《考古学与古史重建》,何驽主编《李下蹊华:庆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》,科学出版社,2017年。

54. 孙庆伟:《重与句芒:石家河遗址几种玉器的属性及历史内涵》,《江汉考古》2017年5期。

55. 孙庆伟:《启、益之争与禅让的实质》,《中原文化研究》2018年1期。

56. 孙庆伟:《界说与方法——夏代信史考古学重建的途径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8年3期。

57. 孙庆伟:《“信”比“疑”更难》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2018年23期。

58. 孙庆伟:《探索夏文化,方法与发现同样重要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5月22日。

59. 孙庆伟:《周原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9月5日。

60. 常怀颖、孙庆伟:《北京大学田野考古教学传统探寻》,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》2018年3期。

61. 孙庆伟:《从葛陵楚简看楚地的祭祷用玉》,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《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

62. 孙庆伟:《华夏正脉 民族熔炉——文明视野下的晋文化》,山西博物院编《“晋界”讲坛文集》,三晋出版社,2019年。

63. 孙庆伟:《最早的中国: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》,《北京日报》2019年1月21日。

64. 孙庆伟:《苏秉琦: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》,《读书》2019年4期。

65. 孙庆伟:《夏文化探索:态度、方法与证据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9年3月4日。

66. 孙庆伟:《考古学的“中国学派”》,《学习时报》2019年5月10日。

67. 孙庆伟:《传说时代与最早的中国》,《遗产》2019年6期。

68. 孙庆伟:《三大特质熔铸早期中华文明基因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9年7月12日。

69. 孙庆伟:《追溯文明源流 著就国史新篇 助力民族复兴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19年10月11日。

70. 孙庆伟:《“最早的中国”新解》,《中原文物》2019年10期。

71. 孙庆伟:《考古何为:论苏秉琦的考古观》,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古代文明(第14卷)》,文物出版社,2020年。

72. 孙庆伟:《淹没的班村与淡忘的俞伟超》,《江汉考古》2020年2期。

73. 周逸航、王恺、孙庆伟、胡东波:《周原遗址西周墓葬出土芦苇编织物的材料鉴定及用途研究》,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》2020年2期。

74. 周逸航、王恺、孙庆伟、胡东波:《周原遗址西周墓葬板灰的初步研究》,yl6809永利官网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《考古学研究(十二) 文物保护研究专号》,科学出版社,2020年。

75. 孙庆伟:《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》,《学习时报》2020年10月16日。

76. 孙庆伟:《傅斯年与古史重建——读<傅斯年全集>》,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编《公众考古学(第一辑)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0年。

77. 孙庆伟:《追寻中华文明的价值——重读张光直<考古学专题六讲>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2021年2期。

78. 孙庆伟:《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3月20日。

79. 孙庆伟:《考古学新百年亟需加强四种能力建设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21年3月5日。

80. 孙庆伟:《〈史记·五帝本纪〉反映的政治一统与文化一统》,《历史研究》2023年4期。

81. 孙庆伟: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考古学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9月16日。

82. 孙庆伟:《追溯夏代信史 坚定历史自信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10月21日。